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院动态 > “肠”通无阻!我院消化内科开展首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肠”通无阻!我院消化内科开展首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发布时间:2024-11-18 08:34:46 阅读次数:

11月8日,在中科大一附院肿瘤医院黄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庐江县中医院消化内科顺利完成首例直肠大息肉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此项手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诊疗技术完成了新的突破,开启了内镜下治疗的新篇章。

                                                                         病例简介

患者徐先生,49岁,在医院行常规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大息肉,直径约2cm,病理提示腺瘤样息肉。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我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ESD手术。历时30分钟,完整切除病变,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良好。

                                                                         什么是ESD?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利用几种特殊的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病变所在黏膜剥离而达到治疗目的,可以用于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胃肠道早癌或癌前病变、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等,是衡量内镜水平的标志性技术之一。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技术优势与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直径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ESD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消化道浅表性病变的方法。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

2.手术操作时间短,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3.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的治疗,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切开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