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历史悠久,是祖国医学治疗方法之一。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首创灌肠疗法及肛门栓剂。其所著《伤寒论·辩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述了“蜜煎导”、“猪胆汁”及“土瓜根”导法治疗大便秘结的方法,开启了直肠用药先河。
现代医学经过对大肠、结肠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这一古老的医疗方法又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临床各科中都有应用,如妇科利用其来治疗盆腔炎,外科利用其来减轻术后并发症,而肾内科则主要用于治疗降低慢性肾衰患者毒素水平等。
中药灌肠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外治法,又称肛肠纳药法,是将中药药液从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使药物通过肠粘膜吸收入血,以发挥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泄浊排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通过直肠给药,药物吸收以后,不经过肝门静脉,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可以增加药物的利用度。
通过直肠给药,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维持时间较长。 选取具有通腑泻下,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灌肠,利用肠道导泻,可以有效增加含氮的代谢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中药灌肠治疗还具有处方灵活,因人而异,随症加减的特点。
我院肾病科中药灌肠主要应用大黄、蒲公英、土茯苓等中药水煎取液,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通过肠壁的“透析”作用,让药物在结肠内发挥作用,对降低慢性肾衰患者毒素水平,保留残存肾功能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中药灌肠治疗以通腑泻浊、活血化瘀、解毒祛湿为原则,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一人一方,还兼具健脾补肾、温阳祛湿等作用,从而达到通利大便、调畅三焦气机、减轻恶心、呕吐及神昏抽搐症状、清除氮质毒素、缓解“高容量”和“高毒素”、减少心衰及高血钾的发生等功效。
欢迎广大肾脏病患者前来就诊咨询,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肾脏健康保驾护航!